回忆鲁迅先生
来源:江南娱乐官方app下载苹果
发布时间:2018年02月27日
【教材分析】
现行高中教材中,鲁迅的作品共五篇:《为了忘却的记念》、《拿来主义》、《阿Q正传》、《白莽作<孩儿塔>序》、《未有天才之前》,而写鲁迅的作品仅有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
《回忆鲁迅先生》是萧红1939年在鲁迅先生去世三年之后写的一篇回忆性的散文。全文段落很多,将自己与鲁迅先生交往过程中点点滴滴的所见、所闻、所感组织成文。全文两万多字,节选处也有八个生活片段,七十小节。这篇文章深入到鲁迅的日常生活中,带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鲁迅。在写人物的散文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学情分析】
作为高中阶段第一篇关于鲁迅的作品,学生的感觉是新鲜的。这篇作品和以前其他作品中接触到的鲁迅不一样,既不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的少年鲁迅,也不是具有革命性的伟大的鲁迅,这个鲁迅很平凡,这个鲁迅充满智慧、幽默、爽朗、平易。可是,如果在学生的印象中去掉一些标签,再填上另一些标签,这样读人物作品意义是不大的,关键还是要还原现场,真实地走近那个场景中的鲁迅,这样读文章才有意义。

【教学目标】
1、品读字里行间,把握语言细节,在场景中阅读人物形象。
2、感受萧红独特的观察视角。

【教学重难点】
1、把握语言细节。
2、尝试带入作者的观察眼光,感受萧红笔下不一样的鲁迅。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文艺评论家陈丹青曾做过好几次关于鲁迅的专题,他发现和鲁迅亲近的许多人,不是死得早,就是死得好惨。所以我们看到鲁迅生前不停地给朋友写记念文章:《回忆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鲁迅先生去世后又有了更多的人给鲁迅写记念文章,据说现在全国还有两万多吃鲁迅饭的专家。在这许许多多写鲁迅的文字中,有一篇有些不一样,那就是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
关于鲁迅先生的形象,在我们的父辈那时是非常深入人心的。那么现在呢?我之前做了一个预习调查,我们来看看同学们的回答:
正面:伟大的革命家、作家、思想深刻、很爱国、忧国忧民、
充满智慧、有童心、珍惜时间、简朴
一座大山,一片大海,先醒的人,从不退缩,真正的大勇者(曹越)
有的死了,他还活着;……(刘坤泽)
另一面:严峻、死板、不近人情、有压迫感
别人眼中的他很厉害,但我觉得他没有那么高大上
被神化
经常读他的文章作为阅读题,不太喜欢他;中学生的最大敌人
因为年少对权威的叛逆,所以对他很不屑,用不屑来激励自己超越他……
不知道大家学过萧红的这篇《回忆鲁迅先生》,现在的鲁迅印象有没有一些改变?

二、 谈谈你学完这篇课文后的鲁迅形象。
我们在预习作业中,让大家读完这篇课文后给鲁迅先生画一张脸谱,谈一谈你为什么这么画?
(很多同学在脸谱中画的是鲁迅的笑脸)

三、关于鲁迅的“笑”脸
第1节:“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的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的咳嗽起来。”
第41节:饺子煮好,一上楼梯,就听到楼上明朗的鲁迅先生的笑声冲下楼梯来,原来有几个朋友在楼上也正谈得热闹。那一天吃得是很好的。
第48节:周先生转身坐在躺椅上才自己笑起来,他是在开着玩笑。
第54节:许先生和鲁迅先生都笑着,一种对于冲破忧郁心境的崭然的会心的笑。
1939.10,漂泊无定、疾病缠身的萧红写下这篇回忆文章时第一映入眼帘就是崭然的、会心的、甚至有些用力过猛的笑的鲁迅。“笑”是萧红写鲁迅一个非常独特的语言细节。很多同学问为什么萧红写的鲁迅和我们平时读的不一样,因为那是萧红写的,是萧红笔下的鲁迅先生,带有了萧红细腻的观察眼光和细腻的情感表达。
所以我们读鲁迅,不仅仅是给鲁迅贴上一些标签,发一张好人牌,而且需要走进字里行间的语言细节,来还原一下当时的场景,来看看那时的鲁迅和萧红。

四、 分选段抓语言细节来赏析。
选文中有许多零散的片段,其中笔墨最多的部分是“评鉴服饰”“家里做客”“接待商人”。
(一) 评鉴服饰
这个部分当中,我发现有一个语言细节——有很多的省略号,比较集中的是第9-12节,第23-33节。这些省略号的意思一样吗?
(省略号的主要作用有引文的省略、语言不连续、语意未尽、沉默无语等)
1、前一半省略号是省略了鲁迅淘淘不绝的说话,有些句子已经记不住了。
为什么鲁迅要淘淘不绝地说?
萧红是对自己的“新奇的火红的上衣” “很宽的袖子”很是喜欢,所以特意跑过去很希望得到鲁迅的褒奖。但鲁迅偏偏不表扬,向萧红介绍起了上海的梅雨天,甚至“往下说了别的”。许广平也没有评论她的衣服时,“也”字可以看出萧红非常失望的情绪。
萧红“于是”主动开口询问鲁迅对自己衣服的看法,“不大漂亮”比较直接。此时的场景应该比较尴尬吧,一个刚到上海不久的东北小土妞,想摩登显摆一下,竟然没得到赞许,心中该是多么地失落啊!
他提醒萧红注意外国人的穿着打扮,当时流行风尚的搭配。
这种“……”省略的滔滔不绝既显示了鲁迅对穿着非常有研究,又是对萧红的关心和提点,还缓解了当时直接说“不大漂亮”的一些尴尬。

2、 后半部分的省略号还是鲁迅的淘淘不绝吗?
可以带入一个淘淘不绝的内容然后否定这个观点。
鲁迅好不容易缓解了尴尬,没想到惹出了萧红的兴致,越说越来劲,一个劲儿地追问关于穿着打扮的看法的来源,这部分的“……”应该是语言不连续、最后沉默无语的意思。也许是被萧红突兀的提问问懵了,不知从何说起,还是不好意思说,还是不想多说,不得而知。哪怕鲁迅已经不想多说了,她还在不解风情地追问,直到许广平来解围“周先生什么书都看的”。好一个萌萌哒的萧红!好一个囧囧的有些害羞的鲁迅!

3.还有一处省略号“不要那样装她……”
许广平把桃红色的布条放在我的头上,“很开心”地,萧红也“非常得意”的等待鲁迅的赞美,结果却是这样的一句话。第22段又写到鲁迅在北平教书时的情景。第22段为什么又隐含了一个材料?
写出了鲁迅严肃指正,他不赞同这种玩笑不恭,写出了鲁迅严肃严格的一面。另外在萧红的回忆中满满的都是和鲁迅先生在一起的画面,以致一想起来浮想联翩,一张画面甚至又重叠上另一幅画面。全是萧红记忆的珍宝,一想起来就浮现出来。

(二) 家中做客
这个部分当中,我发现有一个语言细节——有好几处繁笔
1、“十一点半了,十一点四十五分了,电车没有了”
萧红一直在盯着墙上的钟,一直在看时间,一直清楚时间,一直有点小急,担心回不去。那又为什么不提出,又是因为和鲁迅先生聊着太投入,不想回。所以三个分句放在一起,写出了萧红一种很矛盾的心理,既不得不回又不想回的矛盾。不写“十二点了”直接写“电车没有了”,一种担心后的终成现实的尘埃落定。我猜想,此时萧红还可能有点小窃喜,终于可以尽情聊下去了。鲁迅先生是多么地吸引人啊!鲁迅先生是多么让人觉得亲近啊!

2、“一定让坐小汽车回去,一定嘱咐许先生付钱”
鲁迅一直比较简朴,为了等公交电车,鲁迅坐在路边像一个乡下老人一样会等上二三十分钟。两个“一定”看出鲁迅对青年人是多么真诚的关怀啊!彼时和此时都无依靠的萧红想起来是多么的温暖啊!

3、“许先生怎样离开家的,怎样到天津读书的,又怎样做了家庭教师”
这一段萧红为什么花了这么多的笔墨写了许广平的经历?(这是很多同学预习中都提出这样的问题:写鲁迅为了写了这么多的许广平?)
萧红在许广平的颠沛的生活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从哈尔滨到北平,几次被抛弃,被迫送走了自己的孩子,后来到上海之后到青岛,逼迫到日本,重庆……许先生很苦,但现在许先生有一个完整的家,有鲁迅,有活泼的小海婴,她很幸福。那我呢?此刻萧红应该感到一种浓烈的家庭温情。这是她彼时此刻都最需要的,有些羡慕甚至嫉妒吧!
写鲁迅是不能离开他的生活背景的,一定要把鲁迅放在他的家庭中、他的亲人中、他的朋友圈中去展现。

(三) 接待商人
前面两个部分,老师分别找到了省略号和繁笔的两个语言细节的角度去赏析,第三个部分请同学们也试着找一个语言细节的角度来赏析?
(根据时间,当堂交流或留作课后作业)

五、 思考
预习中,有一位同学的质疑给我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说实话我觉得这篇文章写得很烂……完全毁了我对萧红的好感。无数小事没有任何逻辑地穿插在一起,为何不找一根主线,比如把能体现相同或相关品质的事集中,安排详略得当,而不是想起什么就报流水账……。”
胡风曾经评价她的作品说过:“题材的组织力不够,全篇显得是一些散漫的素描,感不到向着中心发展。”
关于这个问题,你怎么看呢?
(根据时间,当堂交流或留作课后思考作业)
【老师观点】本文虽然很散乱,甚至可以颠倒前后文的顺序。但萧红并不着意写一篇结构严谨的文章,而是凭着满满的回忆,向世人娓娓道来鲁迅的点点滴滴。散乱的素材恰使得鲁迅的形象显得更为丰满,情感表达得更为真实。另外,贯穿在文中的始终有一条情感的线:那就是语言细节中展现出来的萧红对鲁迅先生的崇敬、感激、亲近,全文有着同样的“底色”。

--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
《回忆鲁迅先生》是萧红1939年在鲁迅先生去世三年之后写的一篇回忆性的散文。全文段落很多,将自己与鲁迅先生交往过程中点点滴滴的所见、所闻、所感组织成文。全文两万多字,节选处也有八个生活片段,七十小节。
以前教这篇课文的时候,多是让学生从各个事件中读出一个和以前不一样的鲁迅,这个鲁迅不伟大,这个鲁迅很平凡,这个鲁迅充满智慧、幽默、爽朗、平易……最终又是给鲁迅贴上了一些标签,拉下了神坛,发了一张平凡的好人牌。在备课时,范老师告诉我们,课不能这样上,给了学生一些定论的词语是没有用的,关键还是要还原现场,真实地走近那个场景中的鲁迅,这样读文章才有意义。的确,萧红写鲁迅也应该没想过我要写出一个怎样怎样的鲁迅吧。
在这个理念下,以前的教学目标只能推翻重来,重新备课时又苦于找不到一个抓手,以致第一稿教案写的比原文还乱。后来阅读了同组的老师们对于这篇课文的见解,又听取了本校老师的一些好建议,慢慢也寻到了一些思路。既然是还原现场,现场中一定有鲁迅,也一定有作者萧红,所以这个现场中的鲁迅形象一定不能离开萧红的眼光、萧红的情感、萧红的寄托。而且萧红以她细腻的观察眼光,在很多语言的细节表达上都流露出这种情感和寄托。于是最后教学目标设定为“通过品读文章的语言细节,感受萧红笔下的鲁迅形象”。

二、对学情分析的反思
范老师一直强调教学要关注学生,首先要从预习作业开始。以往上语文课,作业多以巩固为主,鲜有预习,而教师如果没有了解学生的学情,也没有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些预热,那课堂的教学效果一定是“绑架式”的生拉硬拽,以致教师越来越强势、学生越来越被动。
这次上课,我准备了几个浅显有趣的预习作业:1、在学习这篇课文前,你对鲁迅先生是什么印象?(可以从已学过或读过的文章或他人的评价等方面去谈。)2、读完《回忆鲁迅先生》这篇课文后,请根据你读完后的感受为鲁迅先生画一张脸谱。(画得不好没有关系,能表达你的心意就行,也可以附些文字简单说明一下)3、读完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疑问吗?
上课时,我以反馈同学们的预习作业开始,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一位同学画了一张半京剧半生活化的脸谱,她说:“此想法借鉴了《卑鄙的圣人曹操》封面,鲁迅在公众视野中乃至在世人心中都是一个‘横眉冷对前夫指’的硬汉形象。但在看过课文之后,展现在我们眼前的鲁迅先生则是一个生活化的鲁迅。所以他的不同的双面性让我画出了这样一幅画。”更有很多同学抓住了课文中鲁迅“笑”的表情,用笑脸表达了对这篇课文鲁迅先生的印象。“笑”是萧红写鲁迅一个非常独特的语言细节,从同学们读到的这个语言细节出发,我又让同学们继续思考其他场景中的语言细节。
在思考质疑的预习作业中,一位同学的质问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说实话我觉得这篇文章写得很烂……完全毁了我对萧红的好感。无数小事没有任何逻辑地穿插在一起,为何不找一根主线,比如把能体现相同或相关品质的事集中,安排详略得当,而不是想起什么就报流水账……。”本文内容的“冗余”和结构的“零乱”(这也是韩蓉老师那节课的中心议点)的确让很多读者对这篇文章有着不同的评价,借着这位同学的质疑,我也布置了课后的思考作业,让同学们就内容和结构方面的特点进行再咀嚼。

三、教学环节的控制
评课中,范老师非常中肯地以我们的课为例,点拨了课堂教学的几个关键词,听后非常有启发。
1、舍。课堂时间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我的这节课上到快下课时才完成了预计内容的一半。回看教学过程,开场确实有些拖沓,同学们的作业不用一一呈现,点到即可,有些点评暖场的语言也太过啰嗦。
2.放。课堂上要敢于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跨越问题障碍的主体。这次上课比起上次《为了忘却的记念》,在“放”这个环节上有了些进步。《为了忘却的记念》整节课以我的个人表演为主,学生被我夹紧了往前拖;可能也是因为文本的关系,这篇文本内容更加平易些,所以在设置问题时,学生也是有话可说,甚至形成了不同的争论。尽管我“放”的节奏还是控制得不很理想,但有了些进步总是好的。
3.引。最难的一步就是引。当学生遇到了问题,如何带领他们继续往前思考。尽管引的方向不一定就是最正确最标准的。这节课中,学生在第一个部分的省略号处产生了不同的回答。当时我有点懵,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去引,想让他们读一读,一下子也没想好让他们读哪一段,中间出现了几秒钟的冷场。虽然这个冷场是真实的,也是老师和学生都需要思考的时间,不过课前我应该对学生的各种答案做好预设,且现场的反应速度也是需要我不断地锤炼的。
4、结。范老师评价我们的课结得太满,哪怕有“答案”,也应该实事求是地留有余地,保留其他合理的可能,不要把答案强行压给学生。就说第一部分省略号,我认为是鲁迅的滔滔不绝,但是学生说“断断续续”“有所思考,也在犹豫”也不是没有道理,不应该否定。我们上课,往往习惯最后一大段非常完整完美的总结陈词,其实也可以让学生总结啊。的确,总结要灵活且有分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