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南app >正文
对核心课程的理解与举措
来源:江南娱乐官方app下载苹果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05日

对核心课程的理解与举措


朱艳


刚刚过去的1月,教育部密集发布一系列与外语教学密切相关的政策:1月16日教育部宣布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2017年版)》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1月30日教育部再次宣布实施 《普通高等江南娱乐官方app下载苹果 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这意味着,对外语,核心课程之一的科目赋予新的要求与使命。强调以学生成才为核心,以素养发展为目标,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高中阶段的外语教育是培养公民外语素质的重要过程,它既要满足学生心智和情感态度的发展需求以及高中毕业生就业、升学和未来生存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要满足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高中阶段的外语教育具有多重的人文和社会意义。英语是高中阶段外语教育的主要语种。担负起高中英语课程新的外语教育教学理念,使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建立多元、开放的英语课程评价体系,使评价真正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立规范的英语教材体系以及丰富的课程资源体系,以保障英语课程的顺利实施。

我国外语教育必须帮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外语知识和语用能力的同时,形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需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展全球胜任力。这种胜任力不仅是语言沟通能力,更是从多个角度审视、分析、理解、评判并积极回应全球和跨文化议题的能力;还包括要了解不同观念产生的历史地理和社会文化原因,理解差异性对认知能力以及元认知策略的影响,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开放、恰当、有效互动的人文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外语教育要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要体现国家意志和主流核心价值观,必须回答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这三个核心问题。外语学科教育必须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即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应该以中国情怀和中华基因为根基。

语言教育的原点是人的教育,因而语言教育的本质是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人学,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的全面发展。面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外语教育旨在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通过创设一系列基于现实社会情境和跨文化交际语境,融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与一体的学科学习活动,来培养学生学科的核心素养。外语学科核心素养体系涵盖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学科教育的目标要素。其中语言能力是基础要素,文化意识是价值取向,思维品质是心智特征,学习能力是发展条件,这一素养体系是外语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我们要倡导结构化的语言内容学习、情境化的语言知识及技能运用、过程化的学业质量评价。语言能力不仅指在社会情境中,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还包括在此过程中形成的语言意识、语理认知、交际策略和沟通能力。

文化意识指对祖国文化的自信、中外文化的理解和优秀文化的认同,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应具有的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取向。思维品质指语言学习和语言使用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体现的思维能力,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全球化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的能力,对多元文化进行比较并做出正确价值判断的能力。学习能力指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外语学习策略、拓宽外语学习渠道、努力提升外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外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是互为因果、互为依存、融为一体的。这些都折射出充满着人类活动的真人世界,而“学习能力”则是人发展的必备条件,无论是学习外语的能力,还是用外语进行学习的能力,其本质是语言人、文化人和思维人在其与世界互动、与工具互动、与人群互动、与自我互动过程中的关键路径和有效平台。外语教育追求工具性价值和人文性价值融合统一的语言教育。轻视工具性的人文价值教育最终培养的是空谈家,忽略人文性的工具价值教育最终造就的是空心人。只有将“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统一的外语教育,才是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育人工程。面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我国外语教育,是以文化人的教育,力求做到教育内容结构化、内容学习情境化、学习评价过程化、评价目标高阶化。外语学习者的大脑不是被动存储的信息硬盘,而是主动建构的思想内核。我们要转变以语言知识为主要目标的狭隘的外语学习观,改变以知识记忆为主要任务的学习方式,打破语言知识和技能分解式训练的方式,倡导互动学习、深度学习、强化学习和拓展学习,从语言碎片的机械识记走向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融会贯通及有效运用,从关注语言知识与技能操练走向关注语言素养、人文素养和思维素养的融合发展,从“学会”走向“会学”及“会用”。

外语教学在新标准新要求下,江南娱乐官方app下载苹果 要相应调整战略战术

1.放大学科教育的视角和格局,使课程对学生终身发展做出特有的贡献

根据立德树人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基础教育的要求,根据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以及对外语能力的特殊需求,根据学生的心智成长规律和外语学习规律,明确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的特有性质以及英语教育对社会发展和学生终身发展的独特贡献,明确了英语学科应该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问题。通过研究和提炼,提出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的具体目标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在接受普通高中英语教育后应具备的学科核心素养,并描述了学生在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完成时,各要素应该达到的相应水平的表现。新标准明确提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英语课程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提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由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这四大要素构成。就其关系而言,语言能力是基础要素,文化意识是价值取向,思维品质是心智特征,学习能力是发展条件,四要素相互渗透,融合互动,协调发展,共同服务于课程总目标。

通过这四大核心素养,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力求帮助学生学习和运用好英语这门国际通用语,在真实的生活情境和跨文化交流中获取科学文化知识和相关信息,拓宽国际视野,树立跨文化意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领悟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及民心相通的重要性;通过分析、审视、鉴别多元文化现象所反映的价值取向,感悟、汲取优秀文明成果,描述、比较、阐释、评价中外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感;同时,引导他们学会用所学英语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外优秀文化、参与跨文化交流与合作,使他们成长为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丰富多元的课程评价,力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课程结构和内容中得到落实

为落实核心素养,首先调整课程结构,建构了由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结构,满足高中学生多元发展的需求。坚持普通高中英语教育基础性和选择性的统一,明确必修课程内容为高中毕业要求,选择性必修课程为高考要求,选修课程为高校江南真人官网 或其他要求。以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为依据,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纲,构建适合高中学生多元发展的英语课程体系,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和关联性原则,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他们适应未来社会生活、接受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做准备。其次,优化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内容体系与育人任务,在发展英语语言能力的过程中,拓宽国际视野,增强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分析判断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减负增效,减少必修课程容量,调整对高中毕业的学业要求,扩大选修课程的内容范围,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提出了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以主题为引领,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诸要素整合的课程内容,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具有实践性和综合性的活动串联,力求解决长期存在的碎片化知识教学现象和课堂效率不高等突出问题。再次,提出了指向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有效形成的“英语学习活动观”,通过改变教学模式和优化学习方式,实现课程内容的结构化和情境化,提高教与学的效率。这种活动观符合外语学习的综合性、关联性、实践性等特点。基于语篇所提供的主题情境,由信息获取与理解、梳理与加工、整合与内化、表达与交流、迁移与创新构成一系列融语言、思维、文化为一体的学习活动,架起了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之间的桥梁,在活动中落实课程内容,通过活动实现核心素养目标和课程总目标。

教学中, 教师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第一要转变以学科知识和技能为目标的教学观念,深刻理解学科育人的重大意义,积极探索基于学科内容、依托学科活动的育人有效途径。

第二教师要重视课程结构和学分要求的变化,探讨如何通过必修课程,切实为全体学生奠定英语学习的共同基础,并通过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课程选择,推进个性化学习,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多元需求。

第三努力改变碎片化的教学方式,加大体验式学习比重,采用以主题意义为引领、六要素整合的教学方式,努力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语言、文化、思维融合的教学,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发展语言能力、形成文化意识、提升思维品质、提高学习能力的过程。

第四教师要积极探索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设计与实践,重视提高有限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成效,依据课程内容和学业质量要求开展教学与评价活动,通过形成性评价积极促进学生的学习。

第五教师要主动并积极尝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开拓英语学习的渠道和丰富英语学习的资源创造条件。

教研组应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标,对整个课程做重新梳理,用新的视角回归课堂。


Baidu
map